当前位置:南风寒>女生耽美>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 第234章 闹到大柳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 闹到大柳村(1 / 2)

姜丰景亦是如此愉悦。

他难得能多陪陪妹妹,趁着盛夏未过,在家这几日,就总在院子里围着妹妹转悠。

而丰苗见状也“不甘示弱”。

俩人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天天黏着糯宝不放,各种“争宠”时的日子了。

小糯宝穿着小褙心,露出肉趴趴的胖胳膊,无论走到哪里,身后都跟着两个哥哥,像是长了俩小尾巴似的。

她心情美得飞起,丰景和丰苗也更爱献殷勤。

这两日,俩小子又不知想的哪一出,喜欢趴在地上,让小糯宝坐在他们背上,玩着“骑大马”的把戏。

姜丰年和姜丰虎看了,都羡慕地不住摇头。

也就两个弟弟还能这般童趣,他俩虽然也想陪妹妹玩,但都这么大了,要是还在院子里爬来爬去,岂不是会让乡亲们笑话。

这天晌午前后,冯氏看了会儿院里的三个小家伙,便笑着洗出一盆花盖蟹,想要趁着丰景在家,做个蟹黄面条吃。

新鲜的螃蟹蒸熟,再把里面的蟹黄取出,炒成蟹黄酱。

到时候,再往热腾腾、软乎乎的面条上一拌,味道别提有多香了。

这个吃法,冯氏也是听仙泉居客人说的。

她在板凳上,边挖蟹黄边道:“听说京城那边,一到了这时节,那些富贵人家,都是要吃几次这蟹黄面条的,咱今个儿也赶个时兴,弄一回给孩子们尝尝。”

里屋的李七巧,怀里正抱着小春哥儿,手上在缝着带绣花的鞋面子。

她听到提及了京城,就忽然想到了宋老,随口嘀咕了句。

“对了娘,话说回来,那宋老怎么自打回了京城后,就再有回来的意思了,有时还听糯宝念叨起他来呢。”李七巧探头道。

冯氏目光沉吟:“宋老还留了个锦娘在咱们村,不会不露面的,他是国公爷,贵人事忙,肯定被啥事给绊住了。”

娘俩正这么说着,偏巧这时,一封从京城来的书信,就被驿差送了过来。

待姜丰年打开来一看,不由惊讶,此信正是宋老写的。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冯氏忙擦干净了手,指着上面:“宋老都说了啥,丰年你快读读!”

姜丰年点了头,一目十行先看过,这便知,宋老在书信上,先是问了糯宝和姜家人安。

后又询问了锦娘可还安好,有没有给姜家添麻烦,还请姜家多担待。

宋老还在信中提及,京城的事情是一桩接着一桩,他实在走不开,等忙完了这阵子必定会回来。

他生怕糯宝把自己忘了,特地备了一点小礼物

连带着给锦娘的衣物,到时候,会一并差镖师送来。

姜家人一起围着姜丰年听他读信,很快就笑开了脸。

而不多时,宋老信上所说的物品,也由两个从京城来的镖师,一块儿送到了大柳村。

那两个镖师共抬了两个箱子进来。

其中一箱是为锦娘备下的,秋冬的衣物外,余下的应当就是给小糯宝的了。

本以为,宋老这回送糯宝的,多半又是些衣裳首饰,或者是些稀奇古怪的珍宝、玩物。

可一打开另个箱子,扑面而来的,却是阵阵冰凉之气。

冯氏他们不免惊讶,盯着上面的冰块出了神,这时,还是李七巧眼睛尖,忙指着冰块下面喊。

“底下,底下还有东西呢娘!”

冯氏揉揉眼睛,这才看出,这整块大冰之下,还隔着厚厚的木板子,像是存着什么东西。

冯氏忙招呼着儿子们,把这些全部拆开。

待把冰块和木板拿下,众人惊讶发现,原来中间夹着的,竟然是两筐冰镇过的荔枝!

那荔枝上还带着枝叶,叶子甚至都没有卷曲之状,显然还新鲜得很。

姜丰年顿时惊叹:“听说这荔枝是长在岭南一带的,离咱们北地可隔着十万八千里,想必这一路送来,定是快马加急,中间还不知换过多少次冰!”

冯氏也摸着心口窝,觉得新奇极了。

这荔枝于他们北方而言,可是天大的稀罕物,别说平头百姓,就算是王公贵胄,想要吃上几颗,都是难事。

但自家却得了两筐!

整整两筐!

若说出去,不知要羡煞多少人。

宋老竟为了糯宝,肯花这么大心思,冯氏多少有些受宠若惊,真不知咋谢人家才好。

这会子,小糯宝从外面疯跑回来了,一看到这新鲜圆润的荔枝,小家伙顿时馋得冒了口水。

冯氏给闺女擦了嘴巴,这就生疏地剥开一颗,先喂给她尝个滋味。

荔枝果肉清甜水润,一口下去,小糯宝就喜得直鼓小巴掌。

“好吃好吃,娘,糯宝还要!”小糯宝巴不得把脑袋塞进荔枝筐里,眼里满是食欲。

冯氏笑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