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7章 死棋(1 / 2)

快马加鞭赶了一日半,郁承一行人在正午时分抵达了鞍城。

鞍城太守汪远恭敬相迎,得知郁承还未用午饭,赶忙命人去备酒席。

一路奔劳,风餐简食,郁承的确饿了。

很快,酒席备好,汪远陪同郁承用饭。

汪远年过五十,任鞍城太守近二十载,在鞍城盘踞颇深。

饭后,汪远恭声道:“殿下一路奔累,已收拾好客院供殿下歇息。”

鞍城紧临边关,眼下边关战局紧张,郁承却突然来到鞍城,必有要事。

汪远猜测到郁承的来意,却绝口不提。

郁承瞥向汪远,开门见山道:“时候尚早,歇息不急。本宫此来鞍城,是为调兵,还请汪大人召领兵将领前来。”

鞍城做为重要城池,有四万守备军,装备精良,是一支武力强大的军队。

汪远闻言目光闪了闪,面色惊异道:“调兵?难道边关战事不利?”

郁承颔首,大致说了下边关战情,催促汪远快些召人前来。

汪远叹了口气,一脸难色道:“非是下官不从令,而是常将军母亲病重,前两日回家侍疾去了,不在鞍城。”

常青,鞍城四万守备军将领,汪远的妻弟。

来鞍城前,郁承便了解清楚了鞍城官员间的牵扯,做好了万全打算。

“所以汪大人的意思是?”郁承眸光紧盯着汪远。

他不信有这般巧的事,便是此事为真,调兵一事也必须立即执行,不能因任何人耽搁。

汪远垂首道:“殿下且先歇息休整,下官这便派人去请常将军回来。”

“虽说百善孝为先,但自古忠孝难两全,国家危难之际,自是当以国为重。”

汪远说的冠冕堂皇,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郁承瞧着他不动声色道:“不知请常将军回来需要多久?”

汪远皱眉估量道:“常将军老家在吉昌城,即刻快马前去,也得两日才到,再加上返程,至少需四日。”

四日,郁承等不了这般久,边关更等不了。

不论此事是真是假,郁承都没时间去考究,沉声道:“常将军既不在,那就由副将领军前往边关。”

“这……”汪远看着郁承谨慎道:“殿下当知主将不在,副将无将印兵符,是号令不了守备军的。”

言下之意便是,鞍城的守备军只听常青号令。

郁承沉容问:“汪大人也不能号令?”

汪远硬着头皮道:“下官管理的是城中政务,自是不能直接号令守备军。”

文官武将各司其职,这话不假。军队只认主将和将印兵符,这也没错。汪远虽是太守,可指令常青,却无法直接调令守备军。

好一局死棋。

郁承沉默须臾,抚转着拇指上的玉板指道:“四日太久,本宫定然等不了。依汪大人之见,可还有其他解决之法?”

汪远拧眉沉思,冥思苦想一番后斟酌道:“此地距阜城也只需两日路程,且阜城有五万兵马。边关若急需增援,不若先去阜城调兵。”

汪远说完,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郁承反应。

郁承点头道:“汪大人思虑周全,本宫的确要去阜城调兵。”

汪远闻言面色一喜,以为郁承采纳了他的提议。

谁知郁承顿了一瞬,话锋急转道:“但在去阜城之前,鞍城守备军需得先行前往边关。”

汪远听后面色一僵,随即顺从道:“那下官这便派人去吉昌城请常将军回来。”

话落,汪远起身作势往外走。

“且慢。”郁承叫住他。

汪远回身疑问:“殿下有何吩咐。”

“本宫说过,等不了四日。”郁承提醒。

汪远很是为难道:“可下官确然无法号令守备军。”

“汪大人不行,本宫自己去。”郁承起身,严声下令:“带路。”

“……是。”汪远无法,只得命人准备马车,带郁承去军营。

等马车的间隙,汪远对郁承道:“殿下稍候,下官去交代一声就来。”

汪远说完,也不等郁承答应,匆匆走了。

郁承按捺着等在厅中,婢女上前更换茶水时,郁承心中一动,装作随口问:“汪夫人今日心情可好?”

婢女一怔,不明其意。

但问话人是太子,她不敢不答,怔忡后如实回道:“夫人心情尚可。”

“嗯。”郁承眸光微动,端起茶盏轻吹后饮用。

婢女行礼退下,仍旧不明白郁承问汪夫人作何。

厅中无人,郁承放下茶盏后望向厅外。

上午还晴朗的天,不知何时阴了下来。

郁承耐着性子等了片刻,汪远回来了。

“马车已备好,殿下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