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风寒>玄幻魔法>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34章 亚圣孟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4章 亚圣孟子(1 / 5)

儒家深刻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年,最终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历朝历代的老百姓无不感慨万千,尤其是历代的儒家学子。

不管历朝历代的古人如何心情复杂,苏晨没有耽误大家的时间,继续接下来的直播。

“作为中国古代十圣之首的孔夫子,主播已经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还没等苏晨继续,不少人注意到一个问题。

王阳明:主播,十圣是什么,有老夫吗?

“十圣是指十位杰出的圣人,这十人在历史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被我们后人尊称为圣人。”

十圣是中国历史上各个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后世将这些人物尊称为圣人是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

他们在思想、文学、艺术、医学、科技等多个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贡献是中华文明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比孔子晚了一百多年。”

“在孟子的时代,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是古代思想和文化高度繁荣的一段时期。”

“那个时期人才辈出,百家争鸣,儒家、法家、道家、名家等各家思想层出不穷,都有各自的思想和主张。”

“孟子本名孟轲,是战国时期邹国人,祖先是鲁国的贵族孟孙氏。”

“孟孙氏衰落后,一部分人迁到了邹国,孟子就在那里出生的。”

“而到了孟子这代,他们家族也没有什么贵族光环了。”

“所以,孟子其实和孔子差不多,也是一個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人。”

“孟轲在成为孟子之前,其实也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好在有一个言传身教的母亲。”

“孟母为了给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经搬了三次家。”

“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看出,孟母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当然,孟母的教育也非常严格。”

“在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

“孟母一边织布,一边询问学习情况。”

“孟子敷衍的回答令孟母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被吓到了,连忙询问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

“孟母斥责孟子荒废学业,如同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从那以后再也不敢怠慢学习。”

“在母亲的影响下,孟子果然学有所成。”

“接着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的弟子,子思是孔子的孙子。”

“而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下,算起来是孔子的第五代传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提出了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的治国理念,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

“和孔子一样,孟子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

“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主要都是游说各国诸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我的一生都以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为己任,终于是做到了,没有让儒学在我手上没落。

孔孟,他能与孔子并列,此生无憾了。

他是孔子的忠实信徒,对孔子的崇拜是无以复加的。

自有百姓以来,未有盛于孔子的,从有人以来,还没有出现过像孔子这样的圣人。

他平生最大的志愿,就是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

在他出生的时候,孔子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孔门弟子也没有活着的人了。

他为没有能成为孔子的门徒而遗憾,他只是私下得益于孔子的传人而已。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虽然不是孔子亲收的弟子,但也算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了。

儒家发展到他的时代,已经有些没落了。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是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学派。

世道衰微,邪说横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杨朱主张个人第一,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这是目无君上。

墨子主张兼爱,天下同仁,不分亲疏,这是目无父母。

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无父无君,和禽兽没什么两样。

杨墨之道一日不灭,孔子之道就不能兴盛。

他作为继承孔子思想的门徒,责无旁贷的要出来捍卫圣人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