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风寒>游戏竞技>风流大宋> 第278章 陇右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8章 陇右图(2 / 3)

保证。但是,却因童监军提议,又得诸位掌柜的大力协助,我军一举收复青唐,此等军功战绩,实属要给在座的各位记上头功啊!”

“王抚使言重了。我等皆是大宋子民,为国效劳,皆是本份。”胡衍代表大家站起来谦虚了一句,却是开门见山地触及实质,“只是大家在商言商,之所以各位都能舍出家本,出钱出力,追随大军来到此地,无非也是看中了这条青唐商道,以及今后通向西域的通商机会。王抚使今天立下此等战功,此后少不了也将会是驻守此地的一方要员,不知会有何方略,可以与我有闻?”

确实,王厚有在边境从文治政的经历,此次虽然因为是要攻略青唐,才一心转为武职,并带兵伐略,但是按照大宋对于刚刚攻取下来的边关地区的治理习惯,多会是由原先攻占下来的武将先行管理几年再说。

所以各位商人对于王厚自己对于青唐地区接下来的治理方略非常地关心与在意。

“按理说,朝廷对于此地的诏令安排还未下达,本官不宜妄言。”王厚先是看了看周围的众人,转而慨然而言,“然而,本官亦是看到在座的各位,不仅仅是出钱出力,甚至还是甘冒生命危险,随大军深入此地,着实令人感动。所以,本官亦对诸位直言,河湟之地,膏腴万顷,控临西夏,制望西域。先父生前便有‘招抚、征讨、屯田、兴商、办学’这五计方略,无论是本官恭行,而是对后任寄望,都当依此而行。尤其是其中之兴商一策,眼下来看,还须仰仗各位掌柜的共谋大局。”

应该说,王厚的这一番表白,给了在座的所有商人吃了一颗最大的定心丸。所以,众人便将眼光转向了今天座上的另一个主角:童贯。当日,大家可都是被这个大貂珰给忽悠过来的。

童贯当然也不甘示弱,他向众人拱了拱手道:“某受圣天子指派,随军监军,蒙诸位出力,将帅用心,兵士用命,一举为我皇宋拓边复土,此为国之幸事。童某日前已经向天子禀明各位商贾在此战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与重要价值,并且对于从今天开始的青唐之地如何更好地治理发展方面,完全认同并赞同王抚使的观点。”

有了这两人如此铁板钉钉的表态,大家对于今后这里的发展担忧之心,终于能够渐渐放下,酒桌上的气氛也就渐渐地热烈了起来。

的确,由在座这些商人所负责的此战军资补给运输一事,耗费了他们大量的钱财与资源,仅靠出战前熙河路支付的一点点成本是远远不够的。而他们所看中的,便是在接下来会有来自于朝廷在战胜之后的赏赐,以及未来可以掌握通往西域而去的商道通商等方面的巨大权益。

只要王厚及童贯都能够兑现他们的诺言,就不必担心今后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补偿。

席间,王厚也很关切地询问了各家商号的主营商品,中意与计划要在本地推行的生意种类,并对于有可能会新设立的市易司方面的问题,也详细地咨询了在座众人的意见。

此次见面之后,众人对于牵线并完成这次合作的胡衍也是相当地信服,大家的奉承与赞赏,让胡衍听着很是受用,终是觉得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很快,朝廷关于此战之后的治政诏令下达:

以原青唐城设为鄯州、以邈川城设为湟州,以浇河城设廓州【注:今青海贵德县】。大宋疆域由此则向西再拓了数千余里。

赏功诏令同时到达:

王厚官升五阶至客省使,知鄯州,兼陇右沿边同都廵检使。

王厚的升职大有讲究,官阶先不论,先看其差遣。湟州更近河州,良田众多,熟蕃更多,如果能在此做知州,则更易出治政之政绩,不过,表达的便是朝廷的保守战略意图。

而这次朝廷却是派王厚知鄯州,将此重臣猛将安置在更西的边境之州,那便知晓,接下来的西北大略一定是继续进攻而不是防守。

当然,对于王厚担任了更具挑战的知鄯州之后,再给他兼任了一个陇右沿边同都廵检使的差遣,用来替代战前委任的洮西安抚使一职,实际上就反映出:至少在赵煦与章惇的心目中,青唐之地并非是熙河路的向西延伸,而应该是一个全新的“陇右路”的开始。

眼下朝廷的拓疆之心,已经真正开始复苏并抬头。

赵驷依旧是吃了资历过浅的亏。虽然他在此战之中的功劳巨大,又有了皇帝的特旨加封,但依惯例也只能最多一次迁七阶升至文思副使,然后再授了一个陇右沿边兵马钤辖的差遣职务。又因其负伤休养,又赏赐了他非常丰厚的银钱茶药。

反倒是赵驷此次的副手刘仲武,在随其稳住了邈川城的形势之后,又在王厚此后要求发动的麻雀战中,陆续带兵收复了通川堡、南宗堡、峡口堡等地,进一步扩大并充实了新设立的湟州之地,此次得以官迁皇城使,并接任了赵驷空下的熙河路兵马都监一职。

童贯更是由于此次谋局出力、战前勾划、行军监军得当,其宦官的本职迁为正六品的内侍省副都知,同时还给他加封了从五品的景福殿使一职,以示尊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