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风寒>游戏竞技>风流大宋> 第155章 相约定西北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章 相约定西北(2 / 4)

担待不起!”

“你莫慌张,老夫将要提及之事,并非强你所难,你尽可仔细考虑。”章楶背起手走了两步,然后缓缓说道,“其一,也是与老夫许你的第一件事有关,如按李通判所奏报的情况以查实之结论上报,朝廷必会对你再出封赏,而这次,你却是万万不能再来一次拒诏不任了。所以,不由就由老夫出面,推荐你来江淮发运司任职。你先莫想拒绝,听听我给你的任职条件:我江淮六路发运司,下辖有排岸、下卸、拨发、催纲等司,其任意一司之勾当公事,均为从七品之职位,你虽官品有差级,但有了老夫之举荐,加以权试也是可以任命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虽在发运司就职,但老夫准你留于处州办公,并将该司的治所移至杭州,你只需每月去交待一次公务便可。”

应该说章楶的这一条件,更多的像是对秦刚的照顾。相信若无他的亲自推荐,即使朝廷要对处州大捷进行论功行赏,一是也就只会最多给个正八品的差遣,二也不太可能会是像发运使司这样位高权重的实权衙门。

看到秦刚听了后却是迟迟不表态,一旁的秦观却是急了,赶紧开口说道:“秦观在此先代小徒谢过章运使之抬爱,这个主我代他应下了!还有何条件还请明言。”

章楶见状,点点头后继续说道:“这西北之地眼下虽还宁静,但那西夏人贼心不死,势必还会卷土再来。等到那一天,凡朝廷有所召唤,老夫必将再赶西北、重战西贼。不知到了那时,徐之你是否愿意前去,助我一臂之力?”

此话听罢,秦刚不由地站身而起,原本他以为章楶前面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后面会对他提出多么出格的要求。却未曾想这位已经须发皆白的老臣,心里挂念的依旧是那未熄的边疆烽火、尚未平定的西北之地,令其不由地大为感动,是以此长揖到地说:

“章运使虽身处江淮丰腴繁锦之地,却仍心忧天下未平之境。前一事家师已经代允,秦刚莫敢不从。而此事,却是事关国家民族大义的重责,秦刚万死不弃。但有西北狼烟起,唯运使马首是瞻!”

“好,徐之乃是爽快之人,你我这就一言为定!哈哈,今日有三喜,一闻处州大捷之精细战法,处处皆有细品之妙,令老夫心神荡漾;二闻美酒绿曲醇之香,口口皆是回味之韵,此生未曾有尝;三得徐之予老夫之承诺,余生不再有撼。来来来,你我三人,再饮数杯以庆之!”

于是三人重新坐下,再相互对饮。

秦观也为弟子能够得到章楶的重视,重获仕途之前程而大喜。

饮过几杯后,因章楶从广州而来,便向其问起恩师苏轼在惠州的情况。

“对对对,少游,你若不问,我还要正准备要与你细说一二。”章楶便讲起苏轼刚刚经历的一场幸事。

原来,苏轼自去年六月被贬到惠州之后,其一贯超然的乐观主义心态,很令他在那个物质条件虽然有点艰苦的地方,可以放得下心态,过得好日子。

苏轼在惠州做官之余,栽花种草、写诗填词、好不舒心。尤其是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在传到了京城之后,很令宰相章惇心下不爽。

他觉得苏轼在惠州的日子还是太快活了,于是他采纳了底下人出的一个坏主意,委派了程正辅去广南东路【注:即今广东省】担任提刑,主管司法、监察,当然也就包括了要监察正在惠州的罪官苏轼一责。

这程正辅是什么人呢?原来他当初曾娶了苏轼的姐姐八娘,算是苏轼的姐夫。

但他这个姐夫,却是与苏轼有着几十年仇怨的仇人。

原因就是八娘自十六岁嫁给了程正辅为妻后,却因为与公婆关系不睦,不到一年就被虐待致死。苏轼的父亲闻听后大为伤心悲痛,并在族人面前,公开指责程家的冷血无情,并宣布与程家断绝一切来往。

两家便因此结下了几十年不解的仇恨。

所以,章惇的这手安排,便是将苏轼直接置于了再一次的风险之地。

章楶从广州的时候,便见到了前来赴任的程正辅,而且得知他即将巡察的第一站就是惠州。于是,他心里非常地担心,并琢磨着在给程正辅践行的酒宴上,如何才能找个机会、又如何才能挑个角度,好好地劝一劝这件事情的处理。

没想到,在章楶犹犹豫豫地提到了此时正在惠州的苏轼时,程正辅却坦然地向他表示,他没有想到,在来广州之前,苏轼居然主动地给他写了信,谈及了两家人在四十二年前的那些纠葛与误会,并提出:希望上一代人的仇怨不要再如此继续延续下来,以至于影响到他们以及再之后的人,苏轼更是提出,程正辅如果能来惠州的话,一定要提前告知于他,他将预先酿制好当地的美酒以接待他这个姐夫。

而在程正辅的内心,对年轻时的事情还是有愧于苏家的,只是双方之前结下了深仇,自己也一直是无可奈何的心态。这次他被派往广南,在京城出发前就得过有些人的暗示,让他必须要往死里整苏轼。

可是谁又曾想,苏轼却是如此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