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风寒>游戏竞技>风流大宋> 第134章 老相格致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老相格致心(3 / 3)

之人,依次上岸直接抄近路出去,提前侦察清楚前方十里以内的相关情况。

侦察带来的益处显然是极佳的,不仅是可以让大部队更加清楚前方的路况、休息点以及饮水补充点,而且就在这山道沿线,放出去的斥候偶尔也曾遇上两侧伺机窥探的山贼探哨,直接进行了驱逐了事。而这些强人,一旦遇上像这支队伍训练有素的护卫力量的话,大多便会选择了藏身避让,毕竟这又不是来剿灭他们的,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关于高效的联络方式,秦刚提出来要为神居兵建立一套手语体系。

在后世的军事节目中,秦刚知道每个特种部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军事手语,虽然他并未学过,但是并不影响他可以按照其原理自行设计。

秦刚让赵驷总结出在不同的侦察、作战环境下最需要交流、沟通的相关信息语句,然后对它们进行了一个总体的分类。

首先是指挥整体行动状态的,比如像前进,撤退、动手、暂停、警戒、散开、隐蔽等等,这种手势一做,彼此都会迅速明白要去保持或迅速进行准备;

然后便是表示数字、规模、状态的,用来交流对于敌军目标的定性,比如多少个人、有无武器、有无护具、有无战斗力、男性或女性、骑兵或步兵等等,这些手势非常有利于确切信息的传递与确认。像潜伏靠近时,最前面的人只要几个手势,便可以将自己观察、了解到的情况,迅速无声地传递给每一个队员;

再之后便是内部约定的行动方案、队形、战术、配合等等,这种手势更抽象,但表达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实用。

设计的手势,考虑到了此时大家的习惯认知,并按照相对独立、不易混淆、不易误解的原则进行了规范设计。

最后,便将所有的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详细的讲解,让他们分别进行熟悉、记忆并开始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强化。

当然,如果发现还有经常需要表达的信息缺乏相应手势时,就会在每天傍晚总结时提出来,并加入设计之中。

在进入到两浙南部山区之后,秦刚与赵驷他们之间进行这种手势沟通的训练就已经非常熟练了。

得益于秦观的默契态度,秦刚他们做这些事情时,并没有进行刻意回避。

在亲眼目睹赵驷与手下几人突出的军事素质之后,秦观也只是非常偶然地说了一句“若得三百吴钩汉,收取西北汉唐关”,似乎是化用了唐时李贺的那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之意。

秦刚知道,这是秦观的为人智慧。因为他如果直接对赵驷开口询问了,赵驷要是随便编个理由来敷衍他,还不如不问;但是最怕的反而是对他讲出了实情,又将如何反应与面对呢?

所以后世才有一个人生的哲学智慧,叫作“难得糊涂”。

在两浙的南部山区内有惊无险地艰难行进了五天之后,他们终于接近了处州城。

从远方看过去,他们总算明白了先前遇到附近山民时,形容处州城所讲的“一州如斗大,四面总山环”的意思了:

这处州虽然称之为州,但是它的州城几乎还比不上高邮县城大,城墙也是低矮了话多,就像山谷中嵌入的一只方瓮一般。

在望见处州城池之时,赵驷停下了脚步,向身后的人作了一个手势,秦刚看得一愣,这正是他们先前练习过的“发信号”之意。在这里发什么信号?给谁发信号?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赵驷的随从中就有一人迅速从包裹里拿出一支特制的药发傀儡,并用火折子点燃。

随即,便发出“唧~”地一阵尖锐长声飞向空中,并在身后拖出了浓白色的烟雾,缓缓地停滞在了空中。

几息之后,处州城那里同样也“唧~”地飞升至空中一支信号烟火,声音与烟雾几乎与这里是一模一样的。

秦观同样也惊讶地回头看了看赵驷。

“哈哈!快走吧!袁知州要出城来迎接我们了!”赵驷大声笑着站在船头,催促着岸边雇来的纤夫,将船只拉过接近城区的最后一段逆流之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