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调查身世(1 / 2)

一转眼,又过了数日,不知不觉已经是腊月二十八。

虽然凤辣子口中的这顿席面很诱人,但是贾瑜终究还是没能吃上。

因为从第二天中午开始,贾瑜就被留在宫中商议庆典中的各项事情。

每天朝至暮归,连看守皇城门的侍卫都认识了他。

王熙凤的东道自然也是抽不出空来。

当皇帝绝不是轻松的,尤其是值此岁末进行改元。

除夕日,宣文帝需要接见京中各家勋贵例行赐宴,完毕之后还有皇室的家宴等。

大年初一新年伊始这一天,宣文帝要外出皇宫前往天坛进行祭祀,一路上文武百官都需要随行。

贾瑜身为五城兵马司老大,不仅要提前探好路线消除隐患,还要全程跟随御驾保护。

好在如今的火器还不先进,这任务说起来倒也不算多难,只是需要大量人手布控。

和皇宫中的亲卫军统领们磨叨完嘴皮子,将事情差不多定好,此时天色已经大黑了起来。

贾瑜上了马车,揉了揉额头问道:“几时了?”

“大爷,酉正时候了。”

“直接回府吧,今日不去西府了。”

宝柱应了一声,甩了声马鞭开始驾车。

车轮滚动间,贾瑜坐在马车里默默思索这几天的事情。

南城精武帮一案,三法司刚从他这接手时声势异常浩大,整个顺天府都是风声鹤唳的状态。

结果没过一周,等到后面改元的事情一出,话题热度转移,此案迅速冷却降温。

最终三法司给内阁结案的论定是:床弩等皆系军器监匠人所为,与九边无干。

怎么说呢....

差不多就是后世的经典环节‘实习生失误操作’,内阁信不信不说反正贾瑜是信了。

刘永言大概是最倒霉的一个,直接被抓了壮丁,以御下不严堕怠公务为由被吏部下马,外放成了云南的一个知州。

至于贾瑜等人的奖赏,除了常规的金银之外,他还得了一件宣文帝手书的御赐墨宝,上书四个大字:忠贞骁勇!

倒是被贾母高高兴兴的拿了去,挂在西府荣庆堂上。

可以说,这些都没啥用.....

贾瑜心知,皇帝是在有意淡化此案的影响,自然不会重赏什么物件。

心里又想了想,他探出身子来到车门旁边问道:“宝柱,前些天让你查的事怎么样了?”

宝柱一边驾车一边道:“大爷,少奶奶的事情有些久远,现在是得了点消息,但是真假难说。”

他口中的少奶奶,自然指的就是秦可卿。

宝柱是贾瑜最贴身的小厮,自然清楚二人之间的关系。

“无妨,你先说,我自有分辨。”

宝柱答应了一声,下意识压低了声线:“少奶奶是秦家多年前在城西救济养生堂抱来的,据说是秦大人当时膝下无子,特意从那边选了个没有亲戚的弃婴。”

调查秦家,是贾瑜上次在紫禁城见过秦可卿父亲秦业后起的心思,遂吩咐了宝柱让其利用兵马司人手秘密查探秦可卿的往事。

五城兵马司麾下人员广阔,平常又经常和商贩摊户打交道,内部消息渠道可谓五花八门,说不准其中哪个成员的奶奶大姨就知道一些小道消息。

当然了,这些消息准不准就另说了。

贾瑜下意识一皱眉:“膝下无子,抱养女婴?”

不是他歧视女人,而是在古代,这重男轻女的风气就是这么强烈。

秦业是个守礼的读书人,但越是这种‘君子做派’,就越看重这些传统。

贾政就是个典型例子。

宝柱显然也知道不大合理,继续道:“反正是这么说的,秦家老爷怎么说也是个官,他去领养还是算少见的,那些人记得挺清楚。”

“至于少奶奶亲属....据说是没有了,因为当时城里一度兵荒马乱的很,许多记载的明细早都遗失了。”

“能查到的基本就这些,要是再往深了挖,只怕动作就大了。”

贾瑜点了点头退回车厢,心头埋上层层阴云。

若是旁人,可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这理由也算合理。

那时候废太子起兵谋反,连贾府一家都风雨飘摇的,一家养生堂出了点问题也能理解。

可是贾瑜有着未来视角,自然感到其中的不对劲。

只是秦业的履历实在没什么值得挖掘的地方,勤勤恳恳在工部干了大半辈子,这么个老好人怎么看都和废太子乱党不搭边。

他在心里思索了一二,补充道:“宝柱,你再去查查义忠王府和秦府这些年有什么往来。还有可卿嫁进咱们家后,义忠王府那边的反应。记住了还是小心查,动静不要大。”

在不晓得其中禁忌之前,贾瑜是绝不会轻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