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流脑病(1 / 2)

走到张桂花家门前,大丫正拿着食盆喂鸡。看见林溪过来,忙给她开门。

“林姐姐,你怎么来啦?是来找我玩的吗?”大丫牵着林溪的手,高兴地问道。

“是啊,今天来找你玩。你娘呢?”林溪边走边问。

“娘在带弟弟呢。石头发烧了,哼哼唧唧的,一直在哭。”大丫回着林溪的话。

林溪想起那个白白胖胖的小婴儿,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桂花嫂子,是我林溪。我能进来吗?”林溪敲了敲门,跟在大丫后面。

张桂花听见来人的声音,连忙擦了擦眼泪,从炕上起来。

对着林溪勉强地笑了笑,“林知青啊,你怎么来了?有啥事儿吗?大丫,快,给你林姐姐去泡杯糖水来。”

说着就招呼着林溪往屋外走。

张桂花坐在凳子上,神形憔悴。

林溪看她这状态,担心地问道:“桂花嫂子,石头的病好点了吗?你这样子看着实在是憔悴了些。”

听着林溪的关心,刘翠花险些又落下泪来。

缓了缓情绪,张桂花嘴角带着苦意,说道:“林知青啊,我看着石头生病我是真难受啊。这孩子从小就壮实,很少生病。

就之前六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小风寒,灌了两次药就好多了。但是这次不同,总是反反复复发烧。

孩儿他爹前天回来又走了,我一个女人家实在是没办法。想着送他去卫生院吧,又下雨,涨大水。唉~”

林溪听着张桂花的哭诉,心里也不落忍。她昨天从镇上回来一脚泥,张桂花抱着个孩子肯定更累。

她抿了抿嘴,说道:“桂花嫂子,其实不瞒你说,我懂点医术。要不你让我看看石头到底是咋个了?这孩子发烧啊,不是小事儿。”

林溪诚恳地望着她。

张桂花首先大喜过望,他们这儿整个大队都没有大夫,生病了就是去山里采点草药吃吃。实在挺不过去了才会去卫生院。

村里人没那么多讲究,钱又没啥钱,病来了都是死命熬着。

她喏了喏嘴,眼神又忽然暗淡下来。

搓了搓手,“林知青啊,这大概得多少钱啊?嫂子这心里也没个数儿。”

林溪见她拘谨起来,握住她的手,说道:“哎呀,嫂子,咱俩谁跟谁?你别说这些,先让我去看看石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还不知道呢?”

张桂花喜得不知道说些啥,连忙站起来招呼着林溪往他们房里走。

林溪一走进房里,就感觉到一阵闷热。四处看一下,就看见窗子被蒙得严严实实,吹不进一丝风。

她坐在炕上,摸了摸睡着的石头,一片滚烫。

石头小脸红扑扑的,小嘴巴也干得起了皮。林溪伸手摸了摸他的后背,果不其然,一片濡湿。

伸出手放到张桂花面前,“桂花嫂子,这石头的衣服你给他穿太多了。你瞧,全是汗。”

说着就把石头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给扒开了些。

“我是想着捂捂,发发汗就能退烧,这样是做错了啊。”张桂花自责地说道。

“倒不是这么说,只是石头他还小,散热差,穿太多衣服反而会让他更不舒服。而且我感觉他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

林溪的表情严肃又正经。

“桂花嫂子,你跟我说说,石头这几天有什么症状?”

张桂花想了想,说道:“石头是前天晚上起烧的。他爹回来住了一宿,跟他玩到半夜,后面快天亮的时候我就发现石头烧起来了。

然后这两天吃了药就好一点,不一会儿就又会烧起来。而且还总是呕吐。”

林溪细细地听着,脑子里飞快地转动。

她感觉这不是普通的感冒发烧,更像是后世已经治愈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此类病症在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左右最为猖獗,后世早已有了治愈之法。

林溪拿出石头藏在被窝里的小手,感受着他的脉象。

林溪把脉师从华国第四十二代中医圣手于飞扬,可谓是一绝。当年林溪在他手里干了三年煎药分药的杂活,才成为了他的亲传弟子。

但林溪并未从小学起,根基差了些,所以对于一些医术的把握还有些欠缺。本以为能在现代中医药学领域发光发热,却阴差阳错来到了这里。

林溪想起那个脾气古怪的师傅,叹了口气。还不知道他会不会有点伤心,徒弟没了。

晃了晃思维发散的脑袋,林溪继续把着脉。

大概把了十来分钟,林溪终于确定,石头的病是流脑病。

林溪想起这病的传播性,心里不由得打起鼓来。这病具有一定的传播性,且多患于青少年儿童之间。

出现了一个就绝不止一个,她压下心中的忧虑,让张桂花拿来纸笔,写下一张药方。

然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