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风寒>历史军事>人在敌国,为了活命我娶了公主> 第一百四十三章 诗会(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三章 诗会(上)(1 / 3)

早在内侍让他到御书房议事的时候姬无忌就在纳闷,商议军国大事一向都是丞相和六部尚书、,枢密院的专权,何曾轮到自己一个地方都督指手画脚了?现在听薛举这么一问,他就清楚了让自己来御书房的原因。

“不知道薛侍郎想知道什么?”姬无忌问道。他就知道离国准备增兵宁武关,其他的一概不知道,不敢贸然发表意见,只能取巧的问薛举想知道什么。

薛举一下子被姬无忌问的有点茫然了,愣了一下这才说道,“离国增兵宁武关的意图。”

“不管离国向宁武关增派多少铁骑,只要领军的大将不是老师,宁武关守将不是大师兄木峰,我们就不用怕他什么。”姬无忌微微一笑说道。就他知道的在离国将骑兵战运用的出神入化的统兵将领除了自己的老师李青衣外,就只有大师兄木峰深得其中三味,而至于老师的另一个徒弟二师兄铁岩,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统兵大将,训练士卒很有一套,可要说对骑兵战的运用方面,跟大师兄比就只能望其项背了。

是以在姬无忌来看,离国铁骑要是没有了老师和大师兄做统兵大将,他们的铁骑就等于是一群失去了头狼的狼群,攻击力可能依然会很强势,可要在战术方面就落了下乘。像这样的一支骑兵,以柳东楼和自己三个姬弘昌的能力,又有何惧呢?

对于姬无忌的回答,薛举没有听出其中的含义,只是皱眉不已,可燕帝和裴文矩以及白晋都懂了他话里的意思,刚才脸上的焦虑之色少了很多。

燕帝便将目光移向柳平原问道,“宁州大军粮饷还有多少?士兵的盔甲器械,弓箭刀枪是否还有储存?要是有的话,让他们一定最少也要保持半年所需,要是没有的话,兵部立即将拨付一批过去。至于增派援兵的——就以你刚才说的,要是离国二十万铁骑真的南下宁武关,让柳东楼和姬弘昌两人阻挡半年吧。朕想半年时间,辽州跟北戎的一战也能分出胜负了吧!”

柳平原虽不知道燕帝为何对姬无忌有这么大的信心,认为只需要半年大燕跟北戎的战争就能分出胜负,不过看到燕帝将宁州的事务全都交给了外甥姬弘昌和柳东楼,他心里倒是颇为高兴,就躬身答道道,“诺!”

“眼下我们的问题还是应该放在北辽身上。”燕帝继续说道,“北戎是大燕危机关键所在,要是来年开春北戎跟大燕一战中战了上风,就别说的离国,恐怕岭南夷族也要向大燕分一杯羹了。要是大燕在跟北戎的一战中获胜,估计离国也不会再冒然南下,而岭南夷族也会安分几天。”

“陛下说的对,老夫也是这个意思。”白晋出言说道,“北戎骑兵强悍天下闻名,要是大燕能够在跟北戎的一战中取得辉煌战果,到时候恐怕就是离国和岭南夷族的兵锋再怎么强盛,他们想要趁势攻打大燕也要掂量一下吧!”

“臣弟的想法也跟皇兄一样,觉得该将辽州战场放在首位。”皇叔姬云说道,“不过,对于岭南夷族,我们不能不防。现在夷族兵力不足,又要改建都督府,人心和军心肯定会出现动荡,就是有李将军坐镇,可还是要以防万一。所以臣弟的意见是,离国方面我们静观其变,可对于岭南夷族,我们需要加强警惕,有必要的话可以向夷族派几万大军。”

燕帝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姬云的意见,将目光移向了负责新征的新军训乱的白晋。白晋唯一思量开口说道,“新征士卒有三十万,大部分都是各州县的州兵,只要稍加训练一段时间,上场杀敌是没有问题。关键还在于军械马匹。像跟北戎作战,要以防守而论,三十万士卒随时可以北上守城。可我们要的是能够重创北戎,让他们在今后数年甚至是数十年不敢南下。这就需要大量的骑兵作为倚仗。然而现在新军士卒中马匹供给困难,想要训练一支精锐的骑兵难度很大。”

“还缺多少匹战马?”白晋还没有说完就开口燕帝问道。

“想要组建一支二十万人的骑兵,还需要十万匹战马。”白晋回答道。

“这方面兵部和户部有什么办法吗?”燕帝向唐俭和柳平原问道。

“宁州已经提供了八万匹战马,这已经是极限了。”柳平原回到道。

“户部倒是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给新军购买战马,可这也得有人愿意卖啊!”唐俭很无奈的说道,“以前我们有辽州和营州的马场,不缺战马。可现在跟北戎开战,他们占据而来辽州和营州断了我们的战马来源,而离国又对宁州虎视眈眈,跟他们购买战马无疑是痴人说梦。可是除此两国外,还能有什么地方可以购买到这么多的战马吗?”

“留下六万士卒用以组建羽林骑,再拨四万士卒南下夷族支援李爱卿。剩下的二十万全部给北辽大都督府,再给他们购买战马的银钱,比平时多给三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马匹问题吧!”燕帝沉吟了一下说道。

这话一出口,裴文矩和白晋两人不怀好意的望着姬无忌,很有幸灾乐祸的意味。柳平原和唐俭松了一口气,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只有姬无忌在听到燕帝的无赖做法时脸一下子白了,让自己解决将近十万匹战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