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风寒>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58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8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1 / 2)

最新网址:贾府饭菜远不如宣威侯府上,但张泉吃得格外舒心。

“下次我给大父带那炒菜尝尝,甚鲜。”

“不能登门也一直没问过,邺城冬日天寒,大父习不习惯?”

“大父,这府上能不能给我收拾一间空房出来?那宣威侯府甚是冷清。”

一边吃一边叽叽喳喳,但在几案对面的贾诩头也没抬,只是一手执着信,一边时不时用筷子夹一点饭食缓缓送入口中,就好似在以信佐饭一样。

小心换了个姿势让跪坐的双腿缓过来一点劲,张泉也才有空去打量那个玉佩。

作为一个从父亲逝后迅速成长起来的吃喝玩乐的行家,张泉能看出来这玉佩的质地非同一般而且多半是宫中的手艺,若是完好恐怕能作价数十万钱。

这种好东西怎么就不能好好保存呢?张泉没来由的有点心疼。

不过这个缺口……怎么好似是被斩断的?

还不待张泉继续研究,贾诩便伸手将那半截鸾凤玉佩拿了过去,摩挲了两下后叹了口气,将其小心装回信封袋子里,贾诩也停了筷子:

“说说吧。”

“说…说什么…”

张泉眼神往上瞟,口中支支吾吾道:

“天色不早了大父该早些休息…”

贾诩定定看了张泉一会儿,点了点头道:

“那便不说,说说别事。”

张泉松了口气,就看大父端起一杯茶汤,一边摇晃一边随口道:

“若是泉儿你的全尸寻不回……那便合葬衣冠,可否?”

语气随意的就好似在问今日菜价一般,但其内容却让张泉瞬间脊上生寒意。

这些寒意让张泉的脑袋愈发清醒了一点,父亲投曹之前的长吁短叹,居邺城之后对他意犹未尽的教诲,以及最后出征时似已有预感一般的彻夜所言。

而其中所说的,除了故乡凉州武威的水草疾风和牛羊,便是眼前向来不会开玩笑的大父了。

于是张泉干脆往旁边一滚,相当熟练的绕过了面前的矮几,抱住了贾诩的脚背泪水涟涟:

“大父救我!”

吸溜了一口茶汤,贾诩慢慢道:

“我倒是觉得,给平儿操办身后事更好,也省得劳心劳力……”

“大父……”张泉的声音哀婉了许多:

“泉儿愚钝,不救也是应有之意,可至少让泉儿知晓因何死无全尸。”

吸溜了一口茶汤,贾诩也不去看在脚下涕泪横流的故人之子,叹息声中满是无奈:

“邺城有六军拱卫,宫禁有八卫镇守。”

“汝等行事,无一军输诚,无一卫投名,何以成事?”

“此事若举,成与不成两说,但身首异处者定不知凡几,汝何能逃矣?”

话既然说开了,张泉便也小声辩解道:

“那宫禁八卫,子京都与我说了,他称有一至交名为长乐卫尉陈祎……”

“嘭!”的一声,贾诩将杯子放在桌上,以手点了点张泉道:

“那陈祎为人如何,想必汝亦不知,那我且问你,可知何为长乐卫尉?”

“呃”了一声,张泉自是知晓的,汉廷未央、长乐、建章三大宫,长乐宫也有设置诸卿,长乐卫尉便是其中之一。

但这個显然不是大父追问的意思。

于是张泉便看到大父脸上的笑容耐人寻味了起来:

“当初昌邑王嗣立时,其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

“后霍光与皇太后至承明殿,曾诏诸禁毋内昌邑群臣,长乐卫尉安乐亦遵霍光之意,使帝束手被废。”

“如今曹丞相非议汹汹,其所立之长乐卫尉,汝等何以自信能仅靠‘至交’两字,便使其搏命也?”

贾诩说的弯弯绕绕,但好在张泉也曾被张绣提着鞭子勒令读过书,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当初霍光把持朝政,行废帝之举,而海昏侯刘贺为昌邑王时,其王相安乐便是由霍光指派。

后来刘贺被立嗣,安乐也跟着回到中央被霍光任命长乐卫尉一职,再到后来霍光“说服”皇太后废帝,本该忠于天子的安乐又听霍光令隔绝了天子的讯息,使得废帝之事仓皇而定。

再到如今,谁在行霍光之事,不言自明。

那被曹丞相指派的长乐卫尉,究竟是因为和魏讽志趣相投才结为同党?还是……

张泉感觉自己的脑袋很乱,但隐隐反倒也松了一口气。

大父既然愿意说这些,那他应该还有的救吧?

但再问到具体要做什么,大父反倒是缄口不言,只是让他带一封信回去。

最终贾诩也并未让张泉留宿,而是真的寻了一面矮墙,让张泉自己越墙而回。

一夜辗转反复,各种光怪陆离之景也在张泉梦里此起彼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