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风寒>历史军事>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三千零八十九章 开恩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千零八十九章 开恩科(1 / 2)

马锡麾下的禁军还有五万人,加上马奎三万锦衣卫,以及城防兵马,总计不足十万。

从凤阳大败而回的张京三万兵马,还在江北,因为水面都被战船封锁,他们也没法过来。

马奎立即派人强征壮丁,加入守城。

三天内,征召了十万人。

而此时,郭大牛的兵马也抵达应天西大门,和李博明会合。

昨晚,杨天行的骑兵,袭击了张京大营,不久后他们更是遭到了左高峰和苗兴贤的围攻。

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张京在突围时遭到骑兵突袭,被斩落-马下。

张京大军覆灭的消息传来,整个应天更是被恐怖的阴霾笼罩。

左高峰命令部分人马渡江后,同时向唐学志求援。

当然不是要兵,而是要人。

占领了这么大大地盘,他们必须分兵把守,不论是苗兴贤还是李来亨等人,都没有治理城池都经验。

他只能向唐学志求援。

唐学志收到左高峰的消息后,也很头大,但无论如何,事情还得办呐。

他只能再次从海峡岛抽调五百精英前往南直隶。

北直隶和齐鲁也缺人。

好在北直隶暂时已经稳定,他们还可以从北直隶抽调两百人,南下。

原来大明系统的人,他一个都不愿意多用。

在没有摸清楚底细之前,唐学志不会让大明那股糜烂的风气进入新朝。

无奈之下,孙传庭建议开科举,招募贤才。

他的建议得到了唐学志的支持。

不久后朱镇下诏,在北直隶开恩科。

北直隶的官员被整肃后,糜烂的社会风气虽然还未完全清除,但也逐渐迈向正规。

唐学志的名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得知朝廷开恩科,士子们欢欣鼓舞,一片沸腾。

唐学志麾下的待遇太好了,如能高中,相当于投入了唐将军的阵营。

科考由孙元化和刘天罡全权负责,这次科考也一反常态,打破了原来许多旧习。

摈弃了原来的科考系统,也就是说,只要以前中了童生,就能赴京赶考。

而且是由唐学志、孙元化和刘天罡亲自出题,题目更是别出心裁的偏向于算数、天文、历法、民生等知识。

就在左高峰大军兵围应天之时,京城已经是人山人海。.

上万学子从四面八方涌来。

破天荒的童生竟然也要和一些举人老爷同一考场。

有人欢喜有人忧。

唐学志让人搭建了一个万人考场,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阅卷之人,全部都是来自鱼鹰系统格物学院的人。

只是可靠题目一出来,整个考场一片哀嚎。

然而,也有一小部分人心中窃喜。

有些人考了一辈子,年老才中了举人,到了唐学志的考场,竟然交了白卷。

什么格物学,地圆说他们压根连听都没听过。

一万多人的考场,只有两百人勉强合格。

这两百人,唐学志会派人对他们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习,才能送上岗位。

现场一片沮丧气氛。

不过很快唐学志下令,破格挑选两千名年龄在在三十岁以下的学子,进入鱼鹰学院学习。

同时将鱼鹰学院更名为大唐学院。

在孙传庭的主持下,大唐学院除了兵科外,还在开农科、工科、以及治理、律法等。

专门让一批人进行系统性训练后,再将他们送上相应的岗位。

相当于后世的大学。

这对于孙传庭等人来说,却非常新鲜。

以前大明系统的官员,都是从小学习八股文,吟诗作对,中了进士后直接送上各种管理岗位。

这种做法,实际上依然是修行靠个人。

而唐学志利用后世的教学系统,相当于先将前人的经验总结出来,供人学习。

哪怕今后一个村堡的甲长,他也能接受一些正规培训,学习管理技能。

不会导致上任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妙,真是妙啊,老朽为官二十年,还头一次听说能用这种方式培养官员,真是大开眼界了。”孙传庭顿时对唐学志佩服的五体投地。

唐学志能说出这个办法,并不奇怪,令人敬佩的是,他竟然直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