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风寒>历史军事>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两千五百二十一章 增援杏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千五百二十一章 增援杏山(1 / 2)

「不,先等等看,咱们还是先稳住铁山和宣州一带再说。」张三顺抬了抬手道。

快要入冬了。

代善在镇江屯兵三万,摆出一副渡江的架势,张三顺担心,万一江面封冻,清军渡过鸭绿江和李倧的大军对自己两面夹击,恐陷入被动。

虽然无论那一部兵马自己都没放在眼里,但高丽国在宣州附近有四万大军,要是他们和代善会合在一起,就有七万之众,可不是自己手上两万多人马能应付的。

尚可喜的船队,在鸭绿江江面上巡视,代善等人看着这些大船也不敢轻举妄动。

高丽国的兵马,见清国人没法过江,也不敢行动,只是静静的监视张三顺一举一动。

然而驻守在皮岛的兵马,已经受不了了。

张三顺也不着急,只是继续加大对皮岛的封锁,然后慢慢的派出兵马对皮岛大军试探……

……

另一边,锦州城下,敌我双方的厮杀,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明军十万大军,结成联营,列阵在锦州城外二十里的地方。

站在大营内,洪承畴半眯着眼睛,朝着锦州方向眺望,对面四五里外,锦旗招展,刀枪如林,密密麻麻的尽是***大军。

白色营帐,连绵十余里,一直延伸到锦州城下。

此时的洪承畴,显得非常着急。

他自己也没料到,松锦大战的主战场,已经从锦州城下,延伸到了松山,杏山等地的粮道上。

黄台吉大军抵达锦州城下后,双方在锦州城下反复厮杀,一开始清军还死上了不少人,见无法攻破洪承畴的连营,便派出大量骑兵攻打洪承畴的身后的粮道。

十万大军,就靠着从宁远到松山的这条生命线支撑。

粮道被攻破,大军也将被瓦解。

黄台吉也是算准了这一点,开始动用大量骑兵,袭击明军的补给线。

洪承畴岂会让他得逞,赶紧让吴三桂出动关宁铁骑,在粮道线上和清军厮杀,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王朴、李辅明等将领,也相继出动了麾下的最精锐的人马,守护粮道。

不久后,白广恩和唐通等人也带着精锐,前去增援。

然而,洪承畴麾下所有的骑兵,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人,相比之下,黄台吉十五万大军,步骑比例达到了7:3,随便拉出两万铁骑过去,就让明军疲于奔命,气都喘不过来。

后方,一匹战马疾驰而来,很快在大营外面停下。

来将从马背上掉下来,众人才看清楚,他身上负伤好几处。

「快!」一旁的曹变蛟赶紧让亲信上去,将人扶起来。

那将领被扶到洪承畴面前时,气喘吁吁的拱着手,单膝跪下:「报,军门,粮道,***在塔山和松山之间,挖掘壕沟,派兵驻守,咱们的补给通道完全被封锁了。」

洪承畴身躯一颤,脸上尽是惊恐之色:「什么,粮道完全被封锁了,吴三桂呢,关宁铁骑在哪里,难道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杏山后面的笔架山就是屯粮之地,一旦被占领,将前功尽弃。

所有能用的骑兵,都派上去了,如果真让黄台吉切断粮道,后果不堪设想。

「军门,让卑职领东协兵马去增援吧,要不然可就来不及了。」曹变蛟听说粮道完全被切断后,脸色大变。

谁不知道,松山和杏山之间的粮道对大军的重要性。

哪怕宁远的道路被封锁,他们都还能坚守一段时间。

杏山后面的粮仓,是十几万大军赖以生存的根本,不容有失。

「军门,让卑职去吧,曹将军留

下对付***,卑职正好有两千人马已经上去了。」

说话的是大同总兵,王朴。

黄台吉将战争引到杏山等地后,王朴就让石虎领着麾下最精锐的马队上去增援了。

后来又让参将王涛带着上千精锐,去了杏山帮着守粮草,其中就包括大同军的火铳营。

火铳营把总,便是几年前郑楚安插在大同军内的叶元华。

此时的叶元华已经是把总之职。

「军门,黄台吉大军全部从营中出来了。」山海关总兵,马科皱着眉头道。

「看来,他们要阻止咱们对杏山的驰援啊,传令,大军做好迎战准备,杏山的粮道,就让王朴带兵去吧,变蛟留下。」洪承畴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王朴的人擅长奔袭,尤其擅长山地作战,加上已经有两千人去了杏山,他去增援更合适一些。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