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风寒>历史军事>汉末圣人> 第1175章 克复晋阳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5章 克复晋阳(1 / 2)

当日曹昂命晁聂放弃永安,放麹义、夏昭军离开之后没多久,晁聂便从霍大山西返,重新占领了永安城和雀鼠谷道,也堵住了整个河东郡的北大门。

之后在平阳城兵败的夏昭军便被彻底拦在了此地,让麹义叛变,夏昭身死的消息没有传回晋阳。

麹义、徐晃大军一路北上,为了完成奇袭,对外便打着冀州军的旗号。沿途县城哪有人敢管当兵的,于是众人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晋阳城的南面。

此时晋阳城中有三千人,皆由太守高攀指挥。

虽然三千人并不多,但晋阳却是一个大城,城中大族颇多,而且很多人与袁氏关系亲密。高攀若是利用袁氏的影响力征集各家私兵,很容易便聚起一支人马来。

汉末的动乱实际上是世家大族崛起的温床,门阀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而究其原因,就是动乱中官府对世家豪强的依赖。战时单靠官府的力量完全不够,只能借助世家豪强的力量。而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地方官府借了人家的力量,只能放任对方野蛮生长。

除了世家豪强,太原郡中还有一些匈奴人和乌桓人,尤其是太原乌桓,数量极多,这些人都可能是高攀可利用的力量。

此番北上,徐州军准备并不充分,尤其是粮草,可谓是短缺。一旦一击不中,双方陷入相持之中,对于徐州军是颇为不利的。

所以众人商量之后,认为不宜强攻。

这时裴茂便建议,由趁着敌军不备,由麹义率军伪装成尚未投降的冀州军,进入城中,抢夺城门。

麹义听了,立刻满是苦笑道:“我若是能入城,咱们也不必在此考虑这些事了。”

麹义虽降,但高干并不信任他,自是不会让他的部队进入晋阳城。虽然麹义平日要待在晋阳城中,可其部却驻扎在榆次。

若是麹义带着部队要求进入晋阳,只怕城门会第一时间关闭。

眼看此策难以实行,众人一时也想不到好办法。

这时麹义说道:“并州别驾崔钧,原本是西河郡太守,也跟随大将军讨伐过匈奴,对于袁绍与胡人合作,很是不满。今大势在我,可以派人入城联系此人,可引为援助。”

“此人可信吗?”

裴茂突然说道:“我了解崔钧,此人素来刚烈,又厌恶胡虏,倒是可以一试,我亲自潜入晋阳城中,去见崔钧。”

“这太冒险了!”

徐晃等人,俱是反对。毕竟裴茂是曹昂新任命的并州刺史,若是出了问题,那玩笑就大了。

裴茂却是说道:“诸位不必担心崔钧。当初他连他爹崔烈都敢讥讽,可知此人刚烈正直,哪怕他不愿投降,也不会害我的。”

裴茂当日便乔装打扮,进入晋阳城中。

崔钧虽是一州别驾,但所居之处,颇为偏僻。他之所以来并州做别驾,乃是对袁绍不满,避出邺城。

崔钧在州中,虽为别驾,总揽政务,但决策权都在太原郡太守高攀手中,他与对方发生了几次矛盾,便不愿插手政事,每日早早便回家。

今日回到府上,门子来报,有一贵人来寻,言是旧交,正在府上。

崔钧想不出谁来见他,便前往侧院,入得堂上,一人正在看书,他搭眼一敲,见是裴茂,顿时大吃一惊。

“裴公何来此地?”

裴茂笑道:“州平,我是奉大将军之命前来。昔日跟随大将军讨伐匈奴之人,俱归徐州,今日独缺你一个了。”

崔钧一愣,有些欣喜地问道:“大将军来了?”

“没来,但也差不多。”

崔钧有些不解,裴茂解释道:“大将军在平阳大破于夫罗和夏昭二部,招降了麹义。今遣大军北上,已经兵临晋阳城下。”

崔钧听了,大为吃惊。

“晋阳这边,如何一点消息都没有?”

“大将军的手段,你还不知晓。”

崔钧点点头,自从北伐之后,他对曹昂便无比地服气了。

“大将军要我做什么?”

裴茂笑道:“州平对于大将军的认可,出乎我的意料啊。我本以为此番前来,要费一些口舌。”

“裴公,非是崔钧不义,而是袁绍他不仁。我等当年北伐,为了将匈奴人关进笼子里,费了多大的功夫,可是他袁绍呢,为了一已之私,竟然与匈奴人合作,甚至还要将并州许给匈奴人。但凡是有血性之人,就不会容忍他的卖国之行。不瞒裴公,这两年,我早就等着大将军打回来了。”

“州平高义。”

几乎没用裴茂劝说,崔钧便投了徐州军。

裴茂也将军中的情况告诉了对方,希望能与崔钧里应外合,尽快拿下晋阳城。

“不瞒裴公,我在州中,虽然名为别驾,可一兵一卒也调不动。州中兵权,尽在太原郡太守高攀手中。”

裴茂听了,也有些头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